有看过八佰的吗?
一次战斗,是一个战役的部分,是一场战争的缩影。四行仓库保卫战仅仅是一次战斗,即可留存于民族历史,可见其意义。因为这次小小的战斗是个体面对民族存亡时的抗争和牺牲,是国家衰亡时刻的悲壮之为。
看《八佰》点㬇,巨幕厅,疫情期50%上座率基本满的。细观察,真有不少中老年人,父辈带着父辈。国军抗日对老几辈的人来说,是被抺去的年轻过往。散场时,还发现有女观众是哭过的。泪水是因为战争的残酷,更强烈的是民族危难时这些战士的血性。
这场民族危亡之处的小小的浴血之战,不在于所有战争背后的政治,不在于积弱成疾的中国近代,更不在于如何看待八百壮士的微弱存在,而在于并致敬这些个体血肉之躯为国为民族所展示的职责和血性,这是人类的精华。这也是管虎的正确视角,聚焦于个体,关注于人。
作为一部国产类型片,《八佰》基本可以打高分。虽然有些用力过猛,节奏平平。影片创作取材于还原史实,聚焦在独立个体上,追求现场真实感。这种叙事与片中群戏众多在本质上是难以共融的,而且影片题材内含超多的敏感字条。但现实是,独塑个体是最佳选择。
管虎还行,用特征明显的角色群和辨认度很高的演员完美解决了这个困难,但终究还是流失了戏剧性。片子从最初到最后,观众的情感宣泄其实是平的,全靠浓墨渲染的壮怀激烈影响,导致收尾时剧力不足。观众一直被动的被残酷战斗与悲国悲民笼罩的情绪在结尾上没有获得释放的通路。
从影片的真实性来看,也是说得过去。正史看,中日双方数据相差极大。我不大相信日方仅一亡数伤的记录,也对国军的后续统计有所怀疑。能够确信的是四百多人坚守四天,发生过激烈战斗,双方互有伤亡。管虎对战斗细节的呈现是冷静合理的,最大程度克制了常见的主旋律煽情,影视化的再创作也有说服力,如跳楼自爆等泪目桥段。
影片的服化道值得胜赞,国际级水准,国产电影中难得一见的专业和敬业。为了拍电影,原版复制了整幢楼,精雕细琢了十里洋场的灯红酒绿,双方军情都是重现原景的专业制造,仅这些用心诚恳的投入,就甩开了绝大多数国产影视,足见做电影的诚心。
《八佰》是一部爱国主义题材的战争片,最终目的是让观众体会国破山河在之时的悲凉,体会中华民族振兴的诸多不易。这是个观影关键点,不同视角会产生不同价值观,尽量不要按好莱坞战争片标准去看。因为两者诉求完全不同。
现代战争类型片遵循两个套路:正义战争中的主旨反战兼具颂扬正义;非正义战争表现个体创伤,是更彻底的反战。"反战"是近年欧美电影人的创作标准,最终都集中表现在个体命运上。除去意识形态不讲,是东西方文化差异的大不同。《八佰》也通过残忍血腥的战斗场景达到反战效果,但终究不是首要目标。
看见优质国产电影出现是一件幸运的事情,看《八佰》就是。从战史上看,从中国人角度看,即便从外国人角度看,甚至从台湾角度看,《八佰》是成功的。个人认为其中的煽情相比从前已经很克制了,总体是呈现了这场小战斗的历史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