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描写战争的场面却非常吸引人?
因为罗贯中是优秀的小说家和杂剧作家,他最擅长的就是“纸上谈兵”。同理,金庸并不是武术家,他也可以把各路大侠写得活灵活现、呼之欲出。
另外,《三国演义》是民间文学的脚本,比如演戏或者说书的时候,如果战争场面不是那么跌宕起伏,又如何能够勾引大家,心甘情愿地从口袋里掏银子出来呢?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大概是山东东平(有争议)人。在元末明初的动荡岁月,山东地区距离元大都(今北京市)不远,是各方势力角力的中心,因此,当地民众的生活受到了剧烈的影响。
罗贯中平时是干什么的?可以肯定,他不是一个普通农人。他出身于小商人家庭,他本人以杂剧创作为生。剧作家的名声,在传统中国社会之中并不太好。因为,他们往往流连在勾栏瓦肆(民间剧场),与倡优为伍,是如假包换的“下九流”之一。
元代的《录鬼簿》和明初的《录鬼簿续编》,是记录一众元杂剧作家生平及作品的重要文献。在《录鬼簿续编》之中,对罗贯中有这样的介绍:
罗贯中,祖籍山西太原人,号湖海散人。与人寡合,乐府隐语,极为清新。与余为忘年交,遭时多故,天各一方。至正甲辰复会,别来又六十余年,竟不知其所终。可见,罗贯中的祖籍也许不在山东。他性格孤僻,浪迹四方,估计是60多岁时去世的。他的文字清新,内涵丰富,是一位很有特点的剧作家。这些就是现存唯一的,与他同时代的文艺评论家,对罗贯中的评价。
《录鬼簿续编》中还记载了他的创作作品,共有三部,即《宋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和《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其中并不包含《三国演义》。至少可以说,在《录鬼簿续编》中收录的罗贯中的作品不全。除了《三国演义》以外,《三遂平妖传》等也未提及。
看他的剧本的内容,也不全是宏大的叙事,反而,多是忠孝节义甚至志怪的题材。这也反映出,当时的平民百姓对戏剧或者评书的偏好特点。经考证,《三国演义》是他晚年的作品。那时,正是他的阅历最丰富和文笔最老辣的时期。
那么,罗贯中这个曾经的青葱少年,去到哪里漂泊了呢?他南下去了杭州。元朝末年的杭州,南下“避祸”的文人云集,是江南文化重镇。罗贯中跻身其间,结识了不少同道中人。他自号湖海散人,就是那一段时期他的个人经历的反映。
罗贯中是不是参加过真正的战斗呢?据相关史料记载,他曾投反元义军张士诚门下。在张士诚幕府(类似于参谋部)期间,罗贯中也曾出谋划策,帮助张士诚的部队打败了朱元璋的部将康茂才的进攻。不过,总体来讲,罗贯中并不得志,2-3年后就离开了。
有限的“军旅”生涯,丰富了罗贯中的阅历。他在《三国演义》当中,把卧龙、凤雏等文士塑造得栩栩如生,又把三英战吕布以及赤壁大战描绘得那么出彩,是不是与此有关?我认为,这不是主要的因素。他的《三国演义》,受同行和当时的戏剧舞台的影响更大。
褒刘贬曹,是罗贯中封建正统思想的反映。草船借箭、空城计、关公走麦城等等精彩的桥段,多是借鉴了当时的民间故事的情节。罗贯中是一位缝纫大师,他将无数块的小布料,通过精心裁剪、连缀成衫,从而完成了《三国演义》 这部伟大作品的创作。
基于历史,又不拘泥于历史,是罗贯中创作的《三国演义》的突出特点。在民间传说之中,往往有把故事的主角无限拔高的倾向,这是为了吸引读者和观众。所以,在某种程度上,《三国演义》的情节,特别是战争场面的异彩纷呈和出乎意料,比正史《三国志》还要吸引眼球,这就是罗贯中本人想要达到的效果。
关云长温酒斩华雄、常山赵子龙长坂坡上七进七出、燕人张飞单枪匹马吓退百万兵等等,都是我们熟悉的脍炙人口的段子。至于其真实性嘛,可以暂时摆在一边了。
当然,在单个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罗贯中下的功夫不算太多。比起《金瓶梅》和《红楼梦》来逊色不少。不过,这也是顺应《三国演义》的受众不得已而为之的。你想啊,泡茶馆听书的粗鲁大汉,哪里会有耐心揣摩那些细腻的内心刻画呢?
另外,现在我们阅读的《三国演义》,并不是罗贯中当时执笔写就时的原貌。后人对《三国演义》多有增删。比如,开场诗就是出自明代才子杨慎之手。杨慎活着的时候,罗贯中已经去世100多年了。
无论如何,这首诗绝对不是可有可无的。让我们再重温一次吧: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