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振宁出生在1922年,没有赶上相对论、量子力学蓬勃发展的黄金岁月。不过杨振宁可以算作是那黄金岁月之后最杰出的几位物理学家之一,他的科学成就除了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弱相互作用下宇称不守恒外,还有更重要的杨-米尔斯方程。杨-米尔斯方程为之后的弱相互作用和电磁相互作用的统一以及粒子物理标准模型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除此之外,杨振宁在统计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中还有很多杰出的贡献。他是爱因斯坦、费米之后鲜有的在物理学的很多领域都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
杨振宁的具体影响力可以通过他做的一些事情看出个大概。
杨振宁是邵逸夫奖的首任评委会主席,邵逸夫奖的奖金额高于诺贝尔奖,是一项很有影响力的全球大奖,被称作“东方诺贝尔奖”。能够被选为首任主席,足以见得科学界的同行对其的尊敬。杨振宁还是香港求是科技基金会的创始顾问,负责基金会的运作以及发奖等重大事情。发现青蒿素的屠呦呦及其团队所获得的第一个奖项就是这个基金会在1996年颁发的“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屠呦呦后来获得诺贝尔奖,有很多人猜测杨振宁也为屠呦呦做了提名。
杨振宁在国内建了几个高等研究院,其中清华大学的高等研究院建的非常成功,越来越接近世界一流的水平。这样的研究院之所以能够建成,离不开科学大师的影响力。正如清华大学之前的校长梅贻琦所言“所谓大学,非谓有大楼之谓也,有大师之谓也”,杨振宁依靠自己的影响力为清华大学劝来了图灵奖得主姚期智在内的很多杰出科学家全职到清华大学工作。倘若没有杨振宁的参与,即使砸再多的钱也难以完成这些工作。
除此之外,在未来科学大奖的颁奖、西湖大学的筹建等很多方面都能看到杨振宁的身影。杨振宁出任西湖大学校董会名誉主席,并为学校的创建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建言献策。这一切都是借助了杨振宁在科学界的巨大影响力。
杨振宁已96岁,早就应该放下工作安享晚年了,可仍在依靠个人的影响力为中国的科技教育事业尽心尽力、建言献策。杨振宁的伟大不仅伟大在他的科学成就,也伟大在他的爱国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