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学”地位
“关中学派”即“关学”,与湖南周敦颐的“濂学”,河南二程的“洛学”三足鼎立。
这三大学派又与朱熹的“闽学”并称为宋代理学四大学派。
横渠先生
北宋大儒张载居关中开创“关中学派”。
张载(1020年-1077年12月6日),字子厚,凤翔郿县(今陕西眉县)横渠镇人,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被尊称为横渠先生、张子。
南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宁宗赐其谥号“明公”。
南宋淳佑元年(1241年),理宗封其为郿伯。
张载被奉祀于孔庙西庑第三十八位。
元代立周敦颐祠,以张载与程、朱配食。
明清之时,张载的著作一直作为开科取士的必读之书。(陕西眉县张载祠)
何为“关学”?
横渠先生钻研儒、佛、道三家学问,推崇儒学,完善了由韩愈所开创的,以儒学为主、兼容佛道的新儒学体系。
他提出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至今仍是有志之士的座右铭。
冯友兰将此总结为“横渠四句”。
他提出了理学的一系列基本范畴和命题;建构了理学的基本框架;确立了理学“民胞物与”的价值理想,成为宋代理学的奠基人。
张载的思想从总体上可以归结为:以“气”为本;以“礼”为教;注重实践,主张经世致用。
“气”虽然是中国古代哲学用以表示物质存在的基本范畴,但在张载以前依然没有超出宇宙构成论和生成论的范围。
他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建立了比较完整的气一元论哲学体系,开辟了朴素唯物主义哲学的新阶段。
他教育弟子关心时政、体察民情,力求“经世致用”。
他的“以礼为教”思想,被后来的“关学”学者一直沿袭,成为“关学”精神的核心。
正如学者陈俊民所述:“关学不是历史上一般的‘关中之学’,而是宋元明清时代关中的理学。”(《关学源流辨析》)(横渠四句书法)
张载与“关学”的影响
冯从吾,万历朝进士,官至工部尚书,建关中书院,为“关学”集大成者。
他这样评价张载:“其学以易为宗,以中庸为体,以孔孟为法,穷神化,一天人,立大本,斥异学,自孟子以来,未之有也。”(《关学编·横渠张先生》)。
著名思想家王夫之自称是张载气一元论的继承者。
李约瑟曾评价张载的思想是“十一世纪关于感应原理的非常明确有力的叙述,”长期保持着“它的活力”(《中国科学技术史》)
从北宋张载至民初牛兆廉,关中学人皆尊张载为“关中士人宗师”。
七百年间,薪火相传,形成了“关学”内在一致的精神气质、学术宗旨、价值追求和治学作风。
独特的“关学”精神,又对关中百姓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人格精神、民风民俗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原学派”
明成化(1465~1487)之后,关中出现了王恕(孝宗朝吏部尚书加太子太保)、王承裕(嘉靖朝户部尚书)父子、马理(正德朝进士,光禄大夫,谥号忠宪)、韩邦奇(正德朝进士,官至南京兵部尚书)、杨爵(嘉靖朝进士,谥号忠介)等一批“关学”大儒。
由于这些大儒主要在三原进行讲学、讨论,所以三原逐渐成为“关学”的中心,并形成了“关学”的分支——“三原学派”。
“三原学派”从此将“关学”推向了一个高峰。
(三原宏道书院遗址)
“三原学派”对“关学”的发展
陕西三原于西安以北四十余公里处,史称“关中壮县”
《史记》称为三原为“天府之国”,记载黄帝曾在三原嵯峨山上铸鼎,为商鞅变法故地。
三原境内有秦郑国渠遗址,唐高祖李渊献陵、唐敬宗李湛庄陵、唐武宗李炎端陵、唐德宗李适崇陵等古迹。(三原唐敬宗庄陵)
三原还是唐朝名将李靖的故里。
发达的农耕经济与颇深的文化积淀,为“三原学派”的建立营造了物质基础与学术氛围。
三原学派改变了明朝立国以来独崇朱学之传统,吸收了阳明心学,重新诠释了《易》,主张思想上回归张载,并对张载著作进行了诠释,提倡“躬行礼教”、“崇尚气节”的学风。
黄宗羲言:“关学大概宗薛氏,三原又其别派也。其门下多以气节著,风土之厚,而又加之学问者也”(《明儒学案》)。
清末“三原学派”的传承
清后期,关中学者有大家:一为三原贺瑞麟,为理学家之领袖;一为咸阳刘古愚,为经学家之领袖。
贺瑞麟,字角生,号复斋、中阿山人,被授国子监学正衔,晋五品衔,为关中三学正之一。
贺瑞麟之学以程朱为准,又以倡导张载礼教为己任,延讲古礼,教化风俗。
贺瑞麟是“三原学派”最后的代表者。
(贺瑞麟书法)
“三原学派”大儒的风范与影响
首先,“三原学派”坚持“为天地立心”,“刚正清严”,为士者立好官风。
“三原学派”在仕途期间能严守“气节”,做到以天下苍生为重。
王恕曾39次上疏谏言。
《明史》载:“弘治二十年间,众正盈朝,职业修理,号为极盛者,恕力也”。
马理曾因谏止武宗南游和嘉靖推崇私亲,两次受到廷杖。
吕柟先后上疏明武宗、明世宗“亲政”、“兴礼”、“勤学”,遭下狱、贬官。
(王恕,谥号“端毅”)
其次,“三原学派”注重培养人才,树立了持续数百年的优良学风。
明清“三原学派”在三原开设的众多书院从根本上教化了学风。
弘治元年(1488年),时任礼部尚书的王恕在故里三原力主重建百年前的学古书院。
该书院一直延续至1915年。
明弘治三年(1490年),王恕告老还乡,与其子王承裕创建三原宏道书院。
王恕、王承裕认为“人犹木也,养之则成栋梁,失养则为薪蒸”。
王承裕“宗程、朱之学为阶梯,祖孔、颜以为标准”(冯从吾:《关学编》),注重以礼为教、以礼为先,力行实践。
宏道书院日渐成为陕甘两省学子深造的学府和关学中兴的阵地,跻身“关中四大书院”之列,并且造就了康海、吕柟两位明代状元,以及大学者马理。
马理在当时有“学接横渠,功著久经”,有与横渠先生并论之誉。
(三原马理墓)
故关中督学杨一清叹曰:“康生(康海)文辞,马生(马理)、吕生(吕柟)经学,皆天下士也。”
马理辞官后讲学于嵯峨书院和商山书院。
吕柟著有《礼问内外篇》,任国子监祭酒时,以四书五经及仪礼为教材,贯彻“礼以立之,乐以和之”。
清朝时有“学风之盛莫过三原”之誉。
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陕西总督年羹尧奏请,陕西督学署移驻三原。
清末三原人贺瑞麟成为关中传播程朱之学影响最大者。
同治七年(1868年),贺瑞麟任学古书院主讲,并扩建藏书阁。
同治九年(1870年),贺瑞麟创立正谊书院,并一直持续至1948年。
他讲学二十余年,所授弟子多为清末民初以及影响现代的大家,省内外所教弟子数以万计,其中最著名者为牛兆濂。
牛兆濂即陈忠实所著小说《白鹿原》中朱先生的原型。
最后,“三原学派”强调经世致用,泽及乡里,培养了守礼、务实的民风。
王承裕曾在宏道书院刊布《吕氏乡约》、《乡仪》等书,教化士风民俗。
黄宗羲谓其“冠婚丧祭必率礼而行,三原士风民俗为之一变”。
关中百姓的婚丧嫁娶、小孩满月过岁、过寿、过节、聚会沿用《吕氏乡约》至今。
这可以看成“关学”在“礼“方面已经开始了风俗化。
明神宗朝任吏部、工部尚书温纯见三原县清峪河木桥被冲毁,与知县高进孝共同倡建石桥一劳永逸。
温纯首捐千两白银,号召乡里捐助。
历经四任知县共十二载,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石桥修成,百姓深念温纯与高进孝的德惠,分别建立生祠纪念。
此桥名曰“龙桥”,至今犹存。
(三原古龙桥)
它经受住2008年汶川地震而不倒,而在其旁修于1988年的新桥却发生危险,可见当年修筑之精稳。
另外王恕曾聘常州名士朱昱编纂成《三原县志》,马理修《陕西通志》,贺瑞麟修《三原县新志》。
“三原学派”对于右任先生的影响
三原于右任先生在严格意义上讲,不能算作“三原学派”所谓的理学家或经学家。
但于右任先生受到“三原学派”的熏陶,延续与实践了“关学”的精髓,为后人所敬仰。
他以“为万世开太平”为己任,追随孙中山先生,进行革命。
后来在上海创办了《神州日报》,《民呼日报》等报纸。
民国成立后,出任交通部次长,践行“经世致用”,整顿铁路运输。
他于1919年倡建了三原渭北中学。
三原渭北中学后改名为三原南郊中学,是陕西省著名重点高中。
1923年,以渭北中学为基地,成立了共进社三原分社,推广进步书刊,传播马列主义。
革命先辈习仲勋曾在此学习与开展革命工作。(于右任先生像)
另外他还创立三原女子中学(建于1933)、西北农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前身),民治小学(建于1920,贫寒子弟可免费入学)、民治中学(建于1940年),上海大学(建于1922年),承袭“关学”学者兴办教育之风。
于右任先生关怀桑梓,开办“斗口农事试验场”和“东段教育林场”。
1932年三原发生急性霍乱,他从上海寄来“三联疫苗”由其夫人给群众接种。
于右任先生的一生都在遵循着“关学”传承人所应尽的责任,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对其评价毫不溢美。
“关学”的终结与遁隐
关于“关学”终结下限问题,有学者认为“关学”终结于清末刘古愚。
另有学者指出“关学”终结于以牛兆濂为典型代表,活跃在清末民初时期的儒家。
鄙人则认为“关学”虽在传承形式上终结,但其内涵已隐入关中地域的官风、学风、民风、新风之中。
“关学”已经完成自身的风俗化,并永远绵延下去。
参考文献:
陈正奇《关学对关中地区民风民俗之影响》;
赵馥洁《关学的基本精神》;
相巍《“关学”的起落兴衰》;
张波《关学史论纲》;
张世敏《关学的形成与发展》
本人闲散HR一枚,自号“隆梨散人”。现居西安龙首山西麓,靠汉长安城遗址,临唐梨园故地。正所谓靠山吃山,靠城吃城,靠梨吃梨。喜欢站在人力资源管理角度解读历史,欢迎各位留言互动,关注本号其他文章。若有关于职场方面的疑问,可私信沟通。